公司产品

课程思政

网站首页 >> 公司产品 >> 课程思政 >> 正文

艺术与设计公司举办“思·美”课程思政教学成果展(二)

发布日期:2021-07-08    来源: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点击: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将立德树人贯彻到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艺术与设计公司于2020年成立了全校第一个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并在每个系部设计相关课程思政课程群,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去年12月,艺术与设计公司举办了首届名为“新.”的课程思政教学成果展,反响良好。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近日,艺术与设计公司在21号楼二楼大厅举办了主题为“思.”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展,内容涉及工业设计系、美术学系、数字媒体艺术系、环境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艺术设计实验中心等基层教学组织和《设计图学》、《素描》、《影视基础》等34门课程,展览形式多样,有静态的海报,又有实物作品,和动态的视频作品,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参观学习。

 

 

 

展示欣赏

 

 

 

 

 

 

 

 

 

 

 

 

 

 

 

 

#1

 

 

课题组:蓝天宁

案例名称:信息设计与表达

课程特色:将中国文化自信的“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解构融入整个信息设计课程的流程中,以具体案例设计研究的方式达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真理的目的,用以道驭术,守正创新的设计思路将中国文化信息与社会化需求进行有机结合,构建针对文化自信的可持续性设计思维。

 

 

#2


课题组:成学学、汪亮、陈璞等案例名称:《动画造型设计》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课程特色:创新教学理念,注入思政元素,升华教学目标;从重基本知识的传授到重人生境界的升华;挖掘思政素材,拓展教学素材维度,从重基本知识的普及到文化自信的重构;探讨政艺结合,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到实践体悟的升华。

围绕立德树人这一目标,从培养员工的造型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四个方面切入,将动画造型设计课程具有的创新性、实践性、活跃性和思政课程的严谨性、导向性、真实性有机结合,碰撞出全新的教学成果。

 

 

#3

 

课题组:刘洁、段嵘等案例名称:“信息设计与表达”课程思政建设——基于传统文化非遗项目课程特色:本课题将着手研究非遗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基于艺术与设计公司数字媒体艺术系实际情况,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途径、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老员工的民族精神、提升人文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

 

 

#4

 

课题组:童威等案例名称:数字短片
课程特色:借助影视创作这一课堂教学载体,在进行影视相关知识讲授和视频拍摄创作的同时有机地融入对员工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实现“技术教学与人文教育的统一”。在剪辑初始采访内容时导入思政内容,就其中所蕴含的社会责任教育因素进行指导。引导员工深入思考短片的社会伦理道德因素,以输出导向的方式找出易于被当代青年所接受的公理良俗,并将其内化为员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

 

课题组:姜宾虹等案例名称:将思政教育融入《二维数字动画制作》中课程特色:学习中国传统动画、体验传统艺术之美与中国动画人创新精神之美;通过动画剧本的创作塑造员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美。

 

#6

 

课题组:陈芸、李碧、李涛、许燕敏、白艳霞等案例名称:“设计与人文”——《设计美学》思政主题课程特色:该课程旨在引导员工将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和视觉表达能力,在设计中领悟视觉符号表征,探索人与自然、社会的关联,使我们与这个世界进行多层面的对话,共建一个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7

 

课题组:张小波

案例名称:《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三梯度”式育人模式

课程特色:通过课程思政内容的项目化主题设计实践活动,将专业技能与思政内容自然融合,进而启发员工服务社会意识养成,回应当代老员工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关切,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服务大局意识、社会担当且能够参与社会进步的高层次专业化设计人才。

 

 

#8

 

课题组:张亚宁等

案例名称:新材料智能模型制作——以“浙江诗路名人”为例

课程特色:本课程关注新时代大学育人需求,分析动画游戏模型制作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课程思政理念融于动画游戏模型制作课程教学的途径和对具体举措进行探索和实践。本课程主要从“文化浙江”和“数字浙江”为入口,从浙江著名诗人为文化案例,用思政文化与技术创新合力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思政课程建设重点:以主题创作展开教学,开展“文化思政+数字智能模型”制作及展示的教学探索,在雕塑模型创作课程中引入主题创作,推进思政进课堂。

 

 

#9

 

课题组:庄晓雯

案例名称:游戏概论

课程创新:本课程培养员工将中国传统设计元素及精神图腾融入到设计中的能力。员工通过查找和讨论完成“新时代中国精神”的解读与“中国符号”的提炼,且以“文化传承”、“新国风”等作为主题,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展开,充分调动员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10

 

课题组:陈璐、贾立壮、刘晓婷、赵伟楠

案例名称:廉政漫画育人 弘扬清风正气——高校实践课程中的廉政美育建设

课程特色该课程将课程理论与廉政美育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员工敏锐的具有德育主题设计的洞察力和发散性创造思维。课题以培养员工风清气正的廉政意识为主要目标,借助形式对比、形式协调、形式调性、形式象征等一系列课题,提高员工创作导向思辨力,培养员工运用社区等公共空间宣传廉政文化的能力,使其完善对思想主题和艺术设计之间关系的认识,以创造的观念对空间画面互动。

 

 

#11

 

课题组:王赛赛

案例名称:艺术类员工创新创业及乡村振兴实践指导

课程特色:完善教学实践体系,牢固树立育人意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家国情怀、道德与法治、优秀文化、实践创新等思政理念有机地融合于课程体系之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贯彻课程思政建设理念;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激发创新意识;创建了“理论-思考-模拟-实践-创新”五环相扣的教学法,加强对员工对创新创业的理解。

 

 

#12

 

课题组:彭梅、徐乐祥、 李迅文

案例名称:传统造型系列课程

课程特色:引导鼓励员工将传统造型资源融入现代生活,让传统文化和艺术走出博物馆,让中华文明的传统智慧在现代生活中重放异彩;引导鼓励员工尝试东西文化交融,将中国传统造型与西方文化载体碰撞创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推向全世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努力为员工创造与市场接轨的设计实践机会,将博物馆文创实战项目植入课堂教学,在锻炼了自己的设计能力的同时,又服务了社会,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尽绵薄之力。

 

 

#13

 

课题组:张淑霞、彭梅、徐乐祥案例名称:《我的故乡》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包装设计课程特色:在课程开始阶段设置乡村振兴、文化自信层面的相关研究方向。为后续相关政策、话题、观念的导入与课程的融合留下切口。通过从研究方向到选题的转换分析过程,让员工自己思考、捕捉、体验包装设计在文创的方法下解决乡村发展,凸显文化魅力的具体方法路径,并形成延伸思考的习惯。在教学讨论中设置模拟商业提报的环节,在阐述框架上设定“产品包装价值”“产业融合度”“在地可行性”“推广运营思考”等具体要求节点,并就设计的合理性面对全班进行阐述与答辩。将包装与所在地域的贴合性,实践中的可落地性,营销层面的可拓展性等实际因素纳入方案考评的体系。

 

#14

课题组:钱晓帆

案例名称:国情数据可视化

课程特色:思政设计方面,通过寻找大数据,引导员工了解世情民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个人修养,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教学方法方面,通过接触多种工具,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国工匠精神。考核设计方面,要求员工遵从数据属性,以信息读取为导向,做诚实的视觉表达,增强社会责任感,践行设计伦理。

 

 

#15

 

课题组:郭爱莲、孟闯等

案例名称:跳动的匠心——木工技术初步

课程特色:实验室就是育人场所,实验教学形式灵活。师生近距离接触,更多沟通、更多讨论,不仅有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也有员工之间的相互学习。育人从员工进入实验室的第一堂安全教育课就开始了。木工实验安全风险高,在安全防护和设备安全操作方面,教师有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教学目标由员工在亲身实践中达成,更加持久和深入人心“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践中获得的体验比来自书本上的知识更加持久和深入人心,即使最简单的打磨木板的过程都能让人感受到材质之美,这种感受是全方位的,从视觉到触觉,再上升到心理。

 

 

#16

 

课题组:孟闯

案例名称:传统工艺模型制作

课程特色:该课程侧重传统工艺的学习和实践。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有效的促进思政教育,促进文化传承,领悟“工匠精神”。